不少患有虚寒性疾病的患者开始进行“冬病夏治”
潍坊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潍坊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潍坊新闻网7月18日讯 7月17日,是入伏的第一天,尽管当天我市的最高气温只有31.4℃,但是市民却感觉有些闷热,不少患有虚寒性疾病的患者开始进行“冬病夏治”。另外,记者采访得知,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入伏过后,预示着将开启“桑拿天模式”,天气会越来越闷热。不过,未来一周受降雨的影响,我市的天气比较凉爽。
市民经历
为治鼻炎贴三伏贴
7月17日上午,记者走访潍坊市中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发现在今年入伏首日,不少患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患者开始到医院贴三伏贴。
今年27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室外工作者,两年来一直遭受着过敏性鼻炎的折磨,吃了很多治鼻炎的西药,还是没有治好。“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都知道,一旦发作起来,就像感冒一样。”李先生说,他的鼻子比天气预报还管用,只要出现气温变化,过敏性鼻炎很快就会发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很热,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开空调。虽然室温降下来了,但经常半夜被鼻炎闹醒。
“我的过敏性鼻炎比较严重,发作起来不仅有鼻塞、发痒症状,还会无意识的流鼻涕,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李先生说。
听说贴三伏贴能治疗过敏性鼻炎,于是在入伏当天,李先生来到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找专家做了检查,根据病症贴上了三伏贴。“贴上以后病症有缓解的话,明年再来继续巩固。”李先生说。
医生说法
冬病夏治因人而异
记者了解到,贴三伏贴的人群逐渐增多,当天不少医院科室出现了爆满。其中,市中医院针推科、治未病中心等多科室同时开展了三伏贴“冬病夏治”活动,“未病先防”的理念和效果已经深入人心。据了解,当天该医院接待贴三伏贴的市民超过了4000人,今年三伏天期间,预计治疗人数超过2万人次。
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爱芹表示,入伏首日,贴三伏贴的人比往年同期增加了很多,仅他们的治未病中心就接待了1500多人。“医院开展冬病夏治活动24年了,治疗患者26万人次,对很多虚寒性疾病疗效非常明显,有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已经连续八九年贴三伏贴了,体抗力增加了很多。”
刘爱芹说,三伏贴属于“冬病夏治”的一种疗法,效果明显,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根据中医辩证法,虚寒性的疾病可以在这个季节治疗,增加体抗力、免疫力,中长期疗效明显,达到治本目的。贴三伏贴比较适合上呼吸道疾病治疗,比如鼻炎、咽炎、气管炎等。另外,风湿、关节痛等带有虚寒性质的疾病以及虚寒性质的胃炎都可以通过三伏贴来治疗。
“冬病夏治”因人而异,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贴三伏贴。对此,刘爱芹说,三岁以下的孩子皮肤娇嫩,不适合贴三伏贴,另外孕妇也不能贴三伏贴。
闷热当道
今年三伏天共40天
17日上午,记者走上街头发现,当天虽不是艳阳高照,气温也不是很高,但是天气却有些闷热,有一种雨没有下透的感觉。当天是入伏的第一天,闷热的天气给市民来了个“下马威”。“入伏第一天就这么闷热,这个三伏天可怎么熬过去呢?”不少市民纷纷担忧。
“天气太闷热了,稍微一活动就浑身出汗,感觉身上黏糊糊的,让人感觉特别不舒服。”家住经济区锦绣苑小区的张女士抱怨。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入伏第一天,我市最高气温31.4℃,出现在寿光,城区最高温度30.7℃。既然温度不高,为什么感觉这么闷热呢?对此,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天气闷热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地面湿气大,但是入伏第一天的温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风力较小,导致市民体感闷热。
根据传统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今年的“三伏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共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入伏过后,预示着我市将开启“桑拿天模式”。
未来天气
降雨为主比较凉爽
今年入伏的第一天虽然比较闷热,但是这种闷热伴随着降雨的到来在未来三天会得到缓解。未来一周,我市的最高气温都在30℃左右,感觉比较凉爽。
根据市气象台天气预报,未来三天,我市以降雨为主,最高气温31℃。其中,18日,我市多云,南风2-3级,最低气温21℃,最高气温31℃;19日,我市多云转阴有雷雨或阵雨,南风2-3级雷雨时阵风7-8级,最低气温22℃,最高气温30℃;20日,我市阴有小到中雨,南风3-4级,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28℃。
记者 刘燕 邓永杰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