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员合格译文的最低标准
出处:翻译中国 作者:haha 经常听到论坛上经常有人抱怨:XXX公司扣翻译费,XXX公司是黑 公 司... 诚然,不可否认,翻译市场鱼目混珠,一些公司借网络维权不完善之机骗取译员的劳动果实。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看这些译员们的译文是否达到了翻译的最低标准。 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如果你的译文没有达到合格译文的最低标准,被扣钱也在所难免。 我个人认为,合格译文的最低标准有三: 1。google到原文中的所有专有名词 好的译文是查出来的,不是纯粹翻译出来的(很多新手不懂这一点)。对于原文中的每一个人名、地名、公司名、产品名、机构组织名等专有名词,都必须用google搜索一下,看一看在译文环境中有没有特定的译法。 例如,港澳的很多政府要员都有自己特定的中文名和外文名(港:英;澳:葡),在做中译英时如果单纯地使用拼音,那你的译文肯定有问题。如澳门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他的外文名是:Ao Man-long。再如香港原警务处处长、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培的英文名是:Tsang Yam-pui。 对于公司、机构组织,只需要google一下,一般来说可以很简单地找到他们的网站,如果该公司、机构组织有英文版,不妨可以看看人家英文版中所用的英文名。如果没有英文版,那么你可以自己帮他们先“造”最贴切的一个英文名了 。这里,我想提一下翻译的一条原则,第一次翻译原则(First time translation),即如果没有人翻译过,你的翻译可能是将来翻译的标准。 我在做审校中译英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过如下问题: “柯南道尔”被翻译成“Ke Nan Daoer”,其实,这是个侦探推理小说中的人名,可通过google查到:"Conan Doyle" “工藤新一”被翻译成“Gong Teng Xinyi ”,这是个日本名,可查到“ Shinichi Kudo” “波罗”被翻译成“Boluo”,可查到“Hercult POIROT ” “福尔摩斯”也是直接用拼音,这一个实在可气。通过搜索可查得“Sherlock Holmes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被翻译成“China Professional Securi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访问其网站可得“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 懒得使用google的翻译绝不是好翻译,不管你使用的辞藻有多么华丽,不管你如果引经据典,对于商业翻译来讲,没有google到原文中的所有专有名词的译文是不合格的。 2。完成翻译后至少初校一遍 我个人的观点,初校最好是由译员自己做。 完成翻译后,最好能将稿子先放一放。可能的话,先放30分钟-1小时。在此期间放松一下大脑,释放大脑中的短暂记忆(Temporary Memory)。如果不放一放,你会感觉自己做的稿件简直无可挑剔!~ 为什么要译员自己做初校呢?因为译员自己是最熟悉这份稿件的人。审校人员需要重新熟悉这份稿件。因此,在熟悉原文的基本上修改、润色一下译文的最佳人选应该是译员。另外,译员可以通过初校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放一放自己的译员之后再去校对,你会发现,Oh MY GOD, 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这是我翻译的吗? 有些译员在完成稿子之后马上就交稿,把一切问题都推给了审校。我在做审校的过程中发现译文有大量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粗心、马虎的问题一大夫。很显然,有些译员在完成稿子之后根本就不使用Word的拼写检查!~ 一位负责的译员在完成稿件翻译之后至少要初校一遍,不要留下或尽量少有一些低级错误。 3。每一句话都经过大脑思考 使用机器翻译而不通过大脑思考的译文肯定是不合格的!~ 这样的行为很恶劣,纯粹没有译德!~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使用机器翻译,有一些机器翻译引擎效果还是不错的。如华建的机器翻译和google的机器翻译。机器翻译至少可以节省大量的打字时间。但是,使用机器翻译后如果不仔细一句一句地过,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会有漏译现象。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与机器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CAT)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人工的参与。前者的翻译过程没有人工参与,完全由机器完成。而后者,译员参与机器辅助翻译的所有过程。 我曾经见过一些使用金山快译翻译的“作品”,那真是惨不忍睹!~ 或许现在很多懂英文的人都认为翻译很简单,使用机器翻译,然后自己校一校就可以完成翻译了。 实际上,现在懂英文的人真是太多了!~ 很多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小翻译,外包给翻译公司或者给其它专业翻译做的活往往都是特别难、特别急的、或者自己公司不愿意去做的。 利润高、附加值高的一些大企业也外包翻译任务,自己只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如microsoft之类的一些IT公司会外包自己的本地化项目给一些本地化公司。但是,这些项目的质量要求比一般稿件的翻译高得多,各方面也严谨得多。 所以,目前的翻译市场对商业翻译译员的要求很高:既要保证翻译质量,又要确保翻译时间。 确保翻译时间并不是要牺牲翻译质量!~ 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译员选择了以牺牲质量的方式保证时间。 经常会在论坛中看到有些译员说可以日译1万字,我感到纳闷:假如重复率为0,如果每一句话都经过大脑思考过,一个人如果能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8个小时)翻译3000-5000已经不错了。那么,日译万字如何保证翻译质量?原文中的每一句话有没有经过你的大脑思考? 那么,请那些即将在论坛发投诉帖的网友们先自我检查一下: 我有没有google到原文中的所有专有名词? 我有没有在完成翻译后至少初校一遍? 我在翻译这篇稿件时每一句话都经过大脑思考了吗? 如果你的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们会坚决支持你,并保护你的权益直到讨薪结束。 最怕的是:翻译新手交的稿不合格,客户不认同,二把刀、不懂行的翻译公司又说不出所以然,断然扣掉翻译费,不引起纠纷才怪!~ |
上一篇: 江苏学生获《联合国文件翻译证书》
下一篇: 2013年1月11日外交部记者会洪磊主持